重阳回家随笔

|易落尘2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乡泪血和流。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静立在小桥上,品一池风,赏一川秋,落得个异客思亲。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重阳回家随笔》,欢迎阅读。

  重阳回家随笔【第一篇】:重阳

  斯月斯日,我却只能静立在小桥上,品一池风,赏一川秋,多少有些寂寥。或许正如王维所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九重阳,多多少少令人生些莫名的惆怅。以前那么多个重阳都无声无息过去了,今日莫名浮上心头,便也略略添了些节日的况味。特特地寻了些路边的野菊花,翻看了古人有关重阳赏菊的诗句,想着附庸风雅一回,到底还是差了几分风味,白白辜负佳节。

  斯人情怀,遥想而已。今夕之间,已然大大不同。譬如这路边野菊,风雅依旧,却无人问津。若在往日,重阳之期,搁哪不是万众瞩目。或赏,或簪,或品,从山野到朝堂,无一处不弥漫着菊花香。时光如水,缓缓而过,淡了花香,逝了情怀,菊花便也不复往日的风光。九月九日,偶然擦过,云淡风轻。四野茫茫,唯有秋风相依。

  重阳回家随笔【第二篇】:重阳节回家

  重阳节回了趟宁化。

  堂哥知道我到宁化了,打电话让我去喝两杯,说我父亲也在。

  中午办完事情,我过去,叔公和叔叔也在。堂哥硬是要我喝两杯,拒绝不掉,坐下来喝上了。

  堂哥开了一瓶高度的,给叔公和叔叔的杯子里加了一点儿,大概还剩下九两,三杯五杯下去,一瓶酒都倒我这里了。

  一家人高兴,撞上了节日,我也就放开了。长这么大,还真没在重阳节跟老人家喝过,借堂哥家的酒,也算是弥了这个缺。

  傍晚,同学又打电话叫吃饭,我说不去了,他说有事找我,非得要我去一下。去了又是喝酒,架不住,又分了一瓶半斤的。

  父亲在堂哥打电话问我回不回家,酒桌上一阵乒乒乓乓的,我躲到一边,说回去,我让父亲等我,我这边结束了一起回去。

  和同学吃着饭,一看时间九点多了,父亲的电话又来了。这一次我拿起包,无论如何不留了,我说父亲还在外面等我。

  父亲骑了摩托车,我到的时候他正在穿衣服。宁化的夜已经凉了,父亲那衣服是跟亲戚家借的。父亲看我穿着短袖,问我会不会冷。我说不会。坐在父亲身后,我又拉紧了背包,缩在一团,靠在父亲背上。

  回乡下的路上没有别的车子,父亲没有骑得很快,只是风有些大,父亲在前面说话,我只能凑到他肩膀才能听清。我和父亲闲聊着,骑了半个多小时才到家。

  我回到家里,母亲还没睡,她拿出来几个柿子,让我吃个。一路吹着风回来,我身上冻得发抖,我说不吃了,吃不下。

  我进到厨房看了一眼,又坐到客厅里,打开电视,父亲和母亲坐不住,先去睡了,母亲又叫我早点睡,别看到夜深。我说好。我走到外面看了一眼,别人都入睡了,村子里就我们家还亮着灯。这村子就剩些老人,和我爸妈那样的,要不是我回来,父亲和母亲也早该睡着的。

  我把电视声音关了,躺在沙发上,随手拉过被子盖在身上,也渐渐睡去。

  许是吹了冷风着凉了,夜里醒过来,吐得难受,把母亲吵醒了。她到客厅来,看我还在吐,到厨房给我倒了一碗开水。我说没事,晚上只吃菜喝酒,胃里空的,是饿了。

  喝了开水,我先躺下睡了。还是发冷,又醒来,抱着垃圾桶又吐了。这一次把父亲吵醒了,他走到客厅门口,探头进来。

  我蒙蒙地看着他。

  父亲说我就是喝多了,他叫我以后别再喝那么多酒了。我也不认,我说是着凉了,浑身冰冷的,可能发烧了。

  父亲没再说话,走开了。我呆坐了一下,也不知道是醉了还是真的着凉引起的,一个人无助得开始害怕。

  坐了好一会儿,我刚躺下,听得父亲的房门开了,我坐起来,父亲刚好进来。他抱了一床棉被,我说不要了,父亲不听,又铺到我身上,他说,以后少喝点酒。

  父亲该是知道我不是醉的了,只是他不说出来。

  父亲在我额头上摸了一下,转身走出客厅。我看了一下手机,又看了窗户外面,天还早,还是黑漆漆的。

  重阳回家随笔【第三篇】:重阳归家杂感

  今天是重阳节,也是小晚的阳历生日。怎么过这个生日早有打算,陪老爸老妈吃饭去。

  下班后骑上破旧的自行车,骑行在乡村公路上,其实这样的感觉已经久违了。平时就是回家也是开车去的,今天可以吹着秋风,跟着下班的车流,在窄窄的公路上走,有点新鲜感。路两边原先的田野村庄变成了工业区的建筑工地,一座座厂房正在建设中。老家的村子还没拆迁,保持着原来的样子,不过离工业区不远,估计过不了多久,收藏着我们童年回忆的小村庄就会连同水道小桥消失得无影无踪。

  走进老家院子时,母亲正在收晒在场院里的山芋,看到我竟然笑了。那笑容让人很温暖,母亲得了精神分裂后的二三十年里,这样的笑容是很难得的。正在炒菜的父亲从屋里走出来,见我骑着自行车回家,很奇怪地看着我,我拍拍车坐垫:“挺好,有趣呢。”我把车后的水果取下,搬进屋里,父亲说侄子回来了,炒些菜,准备吃饭。父亲去煮大闸蟹,我拉着母亲说话。母亲的话不多,问一句答一句,但我能感觉到她的开心。

  把侄子从楼上叫下来,我们开始吃饭,父亲说喝点啤酒吧,于是父子两人对饮。忽然想到《北国之春》的歌词:“家兄酷似老父亲,一对沉默寡言人,可曾闲来愁沽酒,偶尔相对饮几杯。”我觉得我们喝酒不多,也没什么愁,更不是什么沉默寡言。在我们三个儿子还小的时候,父母亲承受着特别大的生活压力。母亲的精神分裂跟这有关,父亲因为母亲的病,陷入了更深地苦难之中。后来父亲得了胃癌,但手术后能活到现在,看到三个儿子靠自己成家立业,应该说在村子里,父亲是活得很自豪的。今晚父亲情绪很好,心情很对路,除了说让母亲吃饭不容易外,也没发什么牢骚。母亲吃饭也不是太跟父亲作对,很正常地吃菜吃饭。

  我觉得我坐的旧椅子有点特别,就跟母亲开玩笑:“这是不是当年摔破我嘴皮的椅子?”母亲笑了,笑得很灿烂。童年时调皮,一边吃饭一边坐在这把椅子上用脚推桌子,结果桌子没推动,椅子向后翻过去了,恰巧碗边碰到我的嘴皮,裂了一道大口子。听父亲说那时候乡里的医院还弄不好,最后到苏州二院去缝合的,还留下了一道疤。小时候为这道疤曾经伤心过,母亲总是劝我,就破相了是好事,长命百岁的,将来会平平安安,不然呀你长得太漂亮了,上天会忌妒收了你的小命去的。那时候竟然相信了母亲的话,再也不为这道疤伤心了,还以此为荣。说起这把椅子,父亲说这椅子还是母亲当年的嫁妆呢,放在床前踏板上的。

  我的身 份证上今天是我的阳历生日,我特意问母亲:“我的生日是哪天?”母亲说不上来,多年的疾病让母亲的记忆不清楚了。父亲说是前几天吧,老人不认阳历,只认阴历的,没把今天当作是我的生日。我也不提,只要父母开心,我的生日并不重要。这时父亲的牌友来了,父亲很骄傲地跟人说:“重阳,儿子回来,不打牌了。”我却觉得有些内疚,毕竟很少回家,毕竟很少陪父母吃饭,虽然父亲吃穿不愁。

  吃完晚饭,跟父亲聊了一会,我准备回自己的家,父亲拿出煮好的菱角,让我带回去给LP尝尝,说她喜欢吃这些东西。回来路上很黑,骑车不太方便,我很小心地在路边走,不时有汽车开过,车灯照着耀眼看不清路,车子过了更黑。

  虽然今天的生日没有吃到面,也没有蛋糕尝,但今天是重阳啊,这样的日子陪老爸老妈吃晚饭,能让他们高兴,是我最快乐的事。

  重阳回家随笔【第四篇】:重阳有怀

  又一个风和日丽的九月,在满世界桂花飘香的光阴里到来。转眼又是重阳,这是个至高无上的日子,到了九九极数。

  重阳曾有过多少动人的佳话,曾有过多少文人骚客的瑰丽诗篇。那些诗篇让人思念家乡的亲人、感叹岁月的流失,字里行间渗透着人生无奈的悲欢离合。

  读刘兼的《重阳感怀》:“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乡泪血和流。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 细品后让人悟到,重阳的登高习俗其实质就是遥望故乡思念亲人,感叹光阴的易逝惋惜人生的岁月。重阳,其实就是思亲的节日、伤感的节日!

  古往今来,写出咏叹重阳诗篇的多半是上了年岁的游子,可见重阳是游子的思亲日,是人生不惑之年以后的岁月感悟日。重阳,九九归一,是沧桑岁月的重叠、是人生暮年的象征。

  水流云在。多少感叹沧桑岁月的诗人,也不知几经轮回仙体何在,然九九重阳却依然流传。近年来,不知是何人主张,定重阳节为“敬老节”确实是“聪明”之举。

  往昔重阳登高思亲,虽寓有敬老涵义,但毕竟没有明确是“敬老节”,追根溯源大概有以下原因。一是中国从孔孟的儒家思想统领精神世界以来,忠君敬老是人们的道德准则,从出生到老去都不会违逆,年年岁岁敬老如斯,何需定一个“敬老节”?再就是重阳登高思亲感叹岁月,情感复杂寓意深刻,何以冠一个“敬老”就可了得?

  越是欠缺了的东西就愈发要标榜。十年浩劫人伦丧尽,尊老传统几乎荡然无存,再不来个“敬老节”成批增多的老人还活得下去吗?定个“敬老节”大有安抚人心之意。

  然而,定个节日终归是“节日”,没有天天有过节的。就象“3.15”产品质量日一般,一天打假,三百六十四天造假,中国百姓天天生活在毒食品之中,但你能说你不幸福吗,外国可没有打假日,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敬老节”也同样如此,吃餐敬老饭发个小红包,一天笑容满面敬重你,三百六十四天嫌弃你,但你同样得感谢领导,不要牢骚满腹不识抬举。

  人生易老天难老,不历沧桑难悟道。然而仍有那么多久经风霜的年迈老人活在怨三怨四的怨言中,那是多么的不明智不应该啊。各人有各人的经历,没有人有那么多闲空去理解你;各人有各人的事情,没有人有那么多时间去敬重你,你何必寄奢望于他人,又何必寄奢望于一个哗众取宠的“敬老节”?权当它是个“严肃的游戏”你就释然了。人生暮年,欲得到别人的尊重还得学会自己自重。

  人生的路途一步步走来,身体渐渐衰老,沧桑的岁月会改变你的容颜。然而岁月再沧桑也改变不了你的灵魂,你的灵魂仍旧依然。老小老小,为什么老与小相似?因为,人老了已无所企求也无可企求,摘去了面具的束缚,甩掉了名利的权衡和纠缠,体现出来的就会是天然的心灵,所以又回到了初始人生的天真。

  我们一步步从年青走来,又一步步向末日走去。人生的目的和结果、终极价值在哪里?没有人能给出答案。其实,人生不需要目的和结果,也不需要明白终极价值,目的和结果就是重生,终极价值就是毫无价值。人生的乐趣就在于体验岁月沿途的风景,在于积累回忆的沧桑影像。

  沧桑岁月的感悟就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它永远不会丧失,永远忠实的跟随你的灵魂一直跟随你到永远、永远。

  重阳回家随笔【第五篇】:重阳

  闻着桂花香,不知不觉间,重阳节就到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古时就有孝老敬老的传统,今年重阳节我陪着爷爷去登了岳阳金鹗山。

  说起金鹗山,它其实是个公园,里面有座小山丘,树木茂盛,空气清新非常适合老人小孩散步。从山脚下往上看去,只能从树林中看到几条小路。沿着平缓的小路,我们不一会就到了半山腰,一条小溪从眼前经过,对面就是一片枫林,深红的叶子伴着春风起舞,整座山被铺上了红地毯。我扶着爷爷跨过小溪,走了一条林中小径,迎面又传来一阵桂花香,仿佛是秋天在向我们招手。在桂花树边有个八角凉亭,凉亭边上有一群孩子们在玩泡泡枪,大孩子在吹泡泡,小孩子则追着泡泡跑着跳着,老人们坐在凉亭里看着孩子们露出慈祥的微笑,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在孩子们边上守护。

  爷爷看着孩子们,好像回忆起了什么。爷爷是土生土长的岳阳人,那个年代物质贫乏,但也阻止不了当时孩子们的欢乐。我们坐在山顶的草地上,听爷爷讲起了故事。那时孩子们也会来金鹗山玩耍,去树上摘果子吃,或者是下河捉鱼,重阳节也有许多人登高,总有无尽的乐趣。他还说,现在人民生活条件好了,但儿女们都忙于工作,很少回家,不像从前四世同堂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那般幸福。孩子们即使回了家不是在玩手机,就是趴在电脑前,似乎都没有时间和老人好好聊聊天。听了这番话我也羞愧难当,其实上了初中之后,我也很少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这次也是借着重阳和国庆节回家看看。

  不知不觉就到了黄昏,温暖的昏暗中,吸饱了阳光的树叶低垂了下来,青草也垂下了头,香甜的气息弥漫开来。看着爷爷开心的笑容,我的心头也浮起了一股暖流。

  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人们忘记了许多优良传统,这次重阳节登高提醒我,不仅重阳节要孝敬老人,平时也要关心老人,教会爷爷奶奶使用手机软件,与他们更好的交流,让他们生活的更加美好!

    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