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随笔身居闹市里

|易落尘2

  端午节是吃粽子和绿豆糕,赛龙舟,插艾叶的节日,更是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的日子。端午节是极具童年记忆的节日。当煮粽的锅冒出沸腾的汽,粽香特有的味清清飘散,屋里屋外,城中村的村道上,运河边就会聚集孩子们追逐的影子。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端午随笔身居闹市里》,欢迎阅读。

  端午随笔身居闹市里【第一篇】:端午

  “神舟同庆,端午佳节,龙舟粽子,同祭屈原”,寥寥几句诗便把这个中国传统节日的要素勾勒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始终不忘在今天吃粽子、赛龙舟,以此缅怀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尽管身在繁华的都市,可是相比以前在农村的时候,我竟觉端午的氛围非但没有减弱,反有更热烈之状。超市里,粽子这一阵子可真是琳琅满目,成了抢手货。大包小包的人们,很多人的包里总少不了一包粽子。农村里的粽子就和农民一样朴实,可是在城里,粽子也有三六九等,价格不一。但不管哪一种,销路总是不错。毕竟端午,这是一个传统,时下的中国,传统也是商机,这一点早就见怪不怪了。当然,端午也并不一定要吃粽子,也可以去吃肯德基、麦当劳,反正过节嘛,有过节的意思就行。其实要我说来,在城里,是个节日比是什么节日更引人关注,因为过节发钱的可以发钱,拿红包的可以拿红包,分礼物的可以分礼物。我知道在很多人心里这才是更重要的,哪管它具体是个什么节日呢?我们在这样的一个世界活着,已经习惯于这样一个现实了。

  然而现实归现实,对于传统,中国人至少从行动上来说还是重视的。买粽子是一出,赛龙舟更是一部大戏了。前日,浏阳河里就热火朝天,一浪高过一浪。尽管我没有亲往,但看回来的舅外公“演说”的表情,想是非常不错。晚上再看新闻,才知原来凤凰古城的龙舟赛规模还要大。遥想去年端午岳阳汨罗县海内外同庆,中外媒体争相报道的盛况,此情彼景,记忆犹新。乎乎又是一载,不知今年洞庭湖畔的屈公故地,其景若何?想来虽不及往年,亦不减端午之本色也!

  我这个端午说来也过得不错,早在前晚,姨妈即已白纸黑字列出了今天所有菜肴的名单,今天一切照单办事。对于我来说,一桌丰盛的晚餐倒是次要,更重要的是能把这么多亲戚聚在一起营造一个节日的氛围。对于中国人,除了过节,还有何事更能让亲人团聚呢?晚餐时我的话不多,但我的思潮却不曾止息……“每逢佳节倍思亲”,转瞬间我离家四年了,四年的时光又怎能割断一个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尤其当游子并不如意的时候,他总会想到故乡!我也说不清现在的故乡到底对我意味着什么,我只知道我的故乡啊,在我抑郁的时候,一个个片断就会闪烁在我的周围,那是童年的影子吧,哎,那山,那水,还有那些人……

  端午随笔身居闹市里【第二篇】: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重午节。关于端午节还有一道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但是今天的端午节,更多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赛龙舟,就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到江河,是为了不让鱼蛟虾蟹吃屈原的遗体。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屈原的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以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为雄,它们各国之间为争夺土地,使中原大地战火连天。当时,屈原是楚国的左徒官,他劝楚怀王要仁治,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可怀王不但不听,还听信谗言革职屈原。悲愤痛心的屈原,便写下了不朽的诗篇——《离骚》和《天问》。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面对国破家亡,百姓疾苦,自己却无能为力,于是在极度失望和痛苦中,抱石投入长江东边的汨罗江。闻讯赶来的楚国百姓纷纷划船,到江中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蛟虾蟹,让它们不要啃吃屈原的尸体。两千多年过去了,但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如今,每到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就要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当然,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但都要吃粽子、插艾叶、戴香包、赛龙舟。我们这儿除了上述的这些,还有送绿豆糕、吃绿豆糕的习惯。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不仅仅因为它能吃粽子和绿豆糕,更因为它是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

  端午随笔身居闹市里【第三篇】:端阳随笔

  一转眼,又到农历五月五。若不是有个闰四月,端午早就过了,时间总是那么快。这世间,恐怕最无情的,就是岁月吧。

  昨天,下了场大雨,算是迎接端阳的到来。此刻,却烈日炎炎,阳光满满,期待着雨飘飞。

  其实,对于节日,并无过分的在意。一年中,这节那节的,记都记不清楚。

  小时候,一直是母亲或姥姥包粽子,我,只会吃不会干活。现在成了家,母亲没心思张罗,一般在外面买。超市的粽子种类各式各样,板粟、蜜枣、花生、蛋黄、肉粽,应有尽有,然而,少了爱的味道。

  印象中,以前,每到这天,母亲总会从山上摘好些艾叶,洗洗熬水,烧开,放至温度合适时,给我们轮流洗澡,说是一种习俗。另外,还要挂一把在门上,为避邪。出来多年,加之,城市里不比老家,如今,未再用艾叶洗过澡,无非,到菜市场买点搁置在门口。此回,我去得晚了些,到今日,附近的艾叶全卖光了,也罢,只是风俗而已,无须太当真。

  昨晚同小姑聊天到一点半,父亲一大早打电话来,睡不着了,忆及答应过他的事,寄钱给他过节的,赶紧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

  到工行时才八点,取了钱,然而行至苏宁电器旁的农行,可惜,银行要九点才上班,自动柜员机只能取不能存,看来,要么等,要么去其他地方。周围的几个农行都在装修,我考虑了下,觉得还是等等算了。

  父亲的生日即将来临,干脆多存些,免得他来回跑。顺便,往公公卡里打了二千,当作一点孝心。他们年迈,身为儿女,只恨自己能力有限,不能让老人安享晚年,汗颜哪!

  老公不回来,离市区越来越远,调到庄河去了。我道:“人家节假日休息,你上班,真是辛苦命。”,老公叹气:“没办法,公司安排的。”。我戏谑:“那就多吃几个粽子,下次回来帮你补补。”,顺带问他手机是否有短信提示钱已到位,老公笑:“难怪我爹说媳妇比儿子好,前些日子刚寄完,今天又寄。”。“怎么,给钱你父母花还不乐意?我没意见,你嚷嚷啥?”,我佯怒。“知道我老婆是天底下最孝顺的,应当奖励。”,老公随声附和着,叫我拿点钱给母亲,略表心意,闲聊了一阵,才挂了电话。

  姥姥今年八十了,耳朵不够灵敏,唯有请小姨帮她买些补品及她爱吃的东西。回家一趟比较麻烦,打电话姥姥听不见,除了给钱,真的不知可以做什么,希望她老人家身体健康,少操心,忙碌了一辈子,该歇歇了。

  每逢节日,不由自主地想念,因为在远方,在天涯,此生怕是无机会相见,唯剩祝福了。在此,问候某些人,以及网络里一路关爱我的众多友友们,祝大家粽子节快乐,平安一生!

  端午随笔身居闹市里【第四篇】:端午说竹

  总叹时光去如烟,不觉端午到眼前。

  竹叶包粽糯米粘,竹叶青青似诗篇。

  今天是传统的端午节。清晨,透窗一看,昨夜一场小雨,街上湿漉漉的。路边的花草更加艳丽,空气里透出缕缕清新和湿润。在我看来,端午就应该湿漉漉的才有诗情画意,才能引人遐思。才能想起那条已经嵌进历史记忆的汨罗江,还有那位长袖博带的屈原大夫,以及他留下的不朽诗文。

  端午吃粽子习俗也。

  刚巧二姐昨天送来一兜自家的粽子,解开系在竹叶外面的马莲草:白白的糯米,红红的大枣,一缕香气扑面而来,咬一口,甘甜糯粘,使人大快朵颐。吃着散发着竹叶清香的粽子,眼前浮现出很多有关竹子的诗句,先看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是怎样写的:

  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在他眼里,竹子最好在雪花纷飞,百花凋落后再去欣赏,自有一番滋味,因为竹子的高风亮节于此毕现,让人陡生敬意。

  一样竹林,在不同人的眼里,就有不同的风景,可谓见仁见智。再看清代王慕兰这样写竹——

  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依他之意,欣赏竹子最好要选择在深山月上时,在那样空明的环境里,竹子才能倍加摇曳生姿,寒碧千竿的竹子且能医俗,使人情怀磊落,具清雅之气。

  曾以“难得糊涂”自诩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一幅画上提写如许诗句以赞美竹子: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尽管无缘欣赏画面,但从诗里可以猜出,画上有石,有竹,石且比竹高出一尺。尽管石头“势力庞大”,但竹子暗藏生机,一派活力,明年就会劲节凛然,卓然而生,掀开石头直向云天,寓意着正义的力量势不可挡,一定能冲破阻拦走向光明。

  宋代僧人释智圆以出家人的洒脱对竹子更是情有独钟,居然能将花园里的花移走,而种植竹子。且看他的诗句:

  移去群花种此君,满庭寒翠更无尘。

  暑天闲绕烦襟尽,犹有清风借四邻。

  是啊,有了竹林,非但满院青翠,无灰尘骚扰,而且四邻也有清风吹拂,可谓福荫四邻。竹子的好处多多矣。

  想想竹子不仅能为人们带来这样多的诗句,还能成为包制粽子的最佳选择,所以过端午人们就会联想并接触到竹叶。由此可以看出竹之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想到这里,我不禁看到书案上那盆高仅盈尺的台湾竹,此时正蓬蓬勃勃、生机一片,绿意葱茏、叶茂枝繁,虽非能达到“满庭寒翠更无尘”,但在这个夏日的节日里为我的心灵营造出一方绿荫清静,故而引动了诗情。

  于是,就有一首小诗涌上心头:

  端午佳节赞美竹,自古诗篇多似珠。

  难得竹有清雅气,陶冶情怀能医俗。

  端午随笔身居闹市里【第五篇】:端午诗情

  翠绿的竹叶将一个故事经典成梦境,

  洁白的糯米凝聚成一个民族的心声。

  汨罗江的浪花折射出历史岸边那个衣衫飘逸的身影,

  端午节就这样诗意成传统文化旅途不朽的画亭……

  青花瓷的大碗盛满历史文化的灿烂,

  造型精致的桌案书写着一个民族的心愿。

  用竹叶包成的粽子把传统厚重成不老的甘甜,

  那缕幽幽的香气始终灿烂在岁月的炽热心田……

  青青竹叶裹着希望包制成绵绵的好运,

  生活在期待的目光里演绎出五彩缤纷。

  一根长长的马莲草将一个故事系成永不松散的传统曲目,

  于是岁月的河面上永远流淌着醉人的芳芬……

    10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