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亲节的随笔感悟与收获

|小邱2

如果说父爱是一片大海。他宽阔的胸怀中融有对子女深沉的爱。如果说父爱是一本书。他记载了对子女所有的付出。那么关于父亲节的随笔感悟与收获范文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父亲节的随笔感悟与收获_父亲节的随笔感悟与收获范文大全,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父亲节的随笔感悟与收获

关于父亲节的随笔【第一篇】:父爱如山

什么爱,厚重而深沉;什么爱,细长而深远。什么爱,如泉水如泰山;什么爱 ,如天空如大海。

饱经风霜的岁月,留痕在父亲那双宽厚而温暖的手掌,手上的伤口和粗糙的纹路,仿佛崇山峻岭般一望无际。衰老,震撼在我心灵的脆弱,那棵精神上的支柱,希望永远不会被风化。

我是泰山的女儿,传承着厚实与无华,自然少了诱人的玫瑰,依然绽放着寒梅的深邃;我流淌着大海的血液,炽热与温馨着不悔的人生,自然少了飞向天空的翅膀,依然信步,踏实。

你是我的牵绳,我是你的风筝,你拉着我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我看到了江水如何滔滔,群山如何连绵,我还看到一湾生命之水,在你的牵引下流过四季春秋,流过岁月更迭。回过头来,我看到你满脸的汗水,却不知疲惫。你吝惜的目光撞进我沉默的眼泪,漫不经心的落在寓于无形的体会。爸爸,把我拉回来吧,我依然做你前世的情人。

记忆是宁静而深沉的,就算岁月的风尘也蒙不去那些真实的明净。梦,有时候是可怕的,再坚强的人,在梦里也会脆弱。故事,是生活出来的,当刻骨铭心成永恒,故事,也就开始了。

虽然爸爸因抢救及时活了下来,但那次梦里梦外的真实,让我如一川烟草般,万感成陌鸦飞过的苍茫。我不愿去锁愁目送黄昏的尘芳 ,更不愿去叹息沧海一粒的渺小,我只想要那份安好的依靠,温暖成属于我的怀抱,做一件不愿改变的棉袄,抑或一棵柔弱矫情的小草,有模有样的躺在爸爸的胸膛。

童年,就像一条没有尘埃的溪水,总是那么温情而干净,爸爸就像水里的大石头,坚定而仁厚。 小时候家里很穷,连吃一顿饱饭都会让爸爸担忧,有一次做完苦力回家,爸爸拿出一个老板打赏的苹果,用小刀切成几个方块,一人一瓣,乐在其中。爸爸在家里就像个傻大个一样憨实,一点都不懂得自私,你若稍微自私一点,或许我会更快乐。

那栋用爸爸的汗水堆砌起来的房子,不用阳光的抚摸,依然散发着幸福的温度,每一张瓦片,每一块砖头,仿佛都应证着爸爸的智慧与坚强。那些打砖的日子,一打就是七年,我从孩子变成一个姑娘,亲眼目睹了爸爸从帅气到蹒跚的变化。满脸的皱纹,或许比从前俊美了些许,因为,他笑了,他成了村里的模范, 他让自己的孩子穿上了漂亮的衣服,上了城里的学校。我知道,辛苦对于爸爸来说,永远比不上女儿快乐的成长,大浪淘沙,也不过沧海一粒,有些苦,在幸福面前,也不过如此。

爸爸,女儿已经长大,我不是你泼出去的水,而是你安出去的家,从此后,细雨轻风皆是我的牵挂。天地渺茫,梦里梦外都会有故乡,月影离朝露,牵牛还会食露草。茉莉花上的露珠又圆又亮,我知道他是你的眼睛,带着默默的忧伤。

随着女儿的长大,你的目光越来越远,而我的牵挂却越来越近。朱颜总会自改,年年去,我也会鬓白,不怕自己老去更多寒暑,而是怕你的生活,会越来越孤独。明明知道人的一生总会被时间验收,却也忍不住把你想得那么远。原来,我把你对我的爱,延续至千年。

一些发自肺腑的话,总会在心灵酝酿很长的时间,才会懂得抒发,才会让人酸楚,才会如水般平淡却又如茶般回甘。一些话,就这么几句,却仿佛永远也说不完。一些情,就那么简单,却如桑麻般越织越密。或许父爱如清茶,只需品尝,不需言语,便已经懂了。

世事无常,垂成功败,光阴婆娑,岁月更迭。时间,似乎在无形的验证着增减与变化,我们的生活,也似乎在或伤留痕的孜然。幸福的深层意义,心灵的一方净土,或许也只有父爱母慈的积淀与祥和吧。

为人儿女,什么是最重的孝道,学着父亲做的,做着母亲教的,懂得平安自己,怀着感恩的心,方思起,踩月影,论家谈笑惜兮。

我们的生命不是上天给予,我们来到世间的那一刻,便会与两位伟人脱不了干系。山迎又一春,滴水都是情,滴水之情,难报涌泉之恩哪。

关于父亲节的随笔【第二篇】:父亲的老情书

那天想找枚铜钱做个毽子给侄女踢,娘说在箱子底有几个,但记不清是哪个箱子了。于是,我在那两个漆迹斑驳的大红箱子里翻腾。箱子很旧,又笨重又难看,我们多次建议将它们“库藏”起来,可娘不采纳。记忆里这两个箱子也从未曾离开过堂屋最显眼的位置,娘说过,那是她结婚时的惟一家具。

没想到,箱子的最底层,在一摞娘多年前为我们纳的千层底儿下面我发现一个泛黄的老式信封,压得很平展,看来是特意保存的。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悄悄拿出来,上面写着娘的名字。字歪歪扭扭,因年久而有些模糊,但写得相当认真。打开信封,里面只有薄薄一页纸,同样歪歪扭扭却认认真真的几行模糊的字:

“兰:

我平安到了工地,不要牵挂。等挣了钱买几件家当,俺就去娶你,俺会一辈子对你好!

忠远

1976年春”

我的大脑忽然变得一片空白,傻楞楞地捧着它只感觉心跳得厉害 ,胸中仿佛有汹涌的波涛要冲出来。刹那间我泪盈双眼,滚滚而落。

署名是父亲,是父亲的情书,我不敢相信,成天把早已佝偻的身影掩没在田地里的父亲;只会一年四季为庄稼操劳的父亲;在我们奖受表扬时才会把脸上皱纹舒展开来的父亲;被我认为敦厚得只会干活只会用沉默来爱我们的父亲,居然写过一封不平常的信,一封情书!再颤抖着打开看看,“这是真的!”我泪流满面。 信中只有那么平淡的几句话,没找到一个“爱”字。一向认为爱情就是山盟海誓、甜言蜜语的我,此时被一封无“爱”的情书感动得不能自已……

模糊的视线中往事清晰地浮现出来:父亲把水缸挑得满满的,娘总板着脸嚷父亲:“这些事你也要管?就是闲不住,受苦的命!”父亲咧嘴笑笑,第二天依旧如此;天气突变的日子,娘慌忙地为地里干活的父亲准备避雨工具,我曾偷笑娘的这种慌乱;他们把我们姐妹吃剩的一个鸡蛋推来让去,说一些连我们都知道是假的理由来拒绝,最后父亲一拉脸:“快吃了。推让个啥?”母亲则会委屈却又掩饰不了一份羞涩,低下头幸福地吃下去……

平平淡淡的生活中这些平平淡淡的事原来竟蕴含着这么深这么真的爱情!他们爱的方式很普通,总是被我们淡漠,他们爱的方式又太深沉,我们不容易觉察。为了生活,为了我们,父亲拼命挑着生活的 重担、把爱埋在心底,用锄头用汗水播洒爱的种子,那片黄土地种着 父亲的殷殷期盼。还有母亲,她的双手又何曾停歇过,那一摞被时代被赶潮流的我们遗弃的千层底鞋,该是母亲多少个日夜一针针纳的!他们默默用心爱对方,爱儿女,在儿女身上延续他们的希望,他们的 理想,他们承担的爱情!

或许父亲一生只写过这一封情书,母亲一辈子也只收到过这一封情书,可这封无“爱”的情书被他们珍存了几十年,这比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爱情浪漫了多少倍啊!母亲一直小心保护,每天擦拭的红木箱会不会是父亲那次打工挣钱买的?是不是买回来,他们就开始了一辈子的相濡以沫?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父亲每天都在实现他对母亲的“山盟海誓”——“一辈子对你好!”也知道母亲的爱从那两只红木箱溢出来,溢满整个空间!

关于父亲节的随笔【第三篇】:读山,读父亲

如果说父爱是一座山,他让子女攀登着走向未来。如果说父爱是一本书。他记载了对子女所有的付出。如果说父爱是一座山,他让子女攀登着走向未来。

读山,读的是父亲。

在那遥远而贫瘠的山区,有着一位农民拿着锄锨磕碰着硬土块的老人,他是我的父亲。童年的梦是在父亲那结实的臂

腕下做的,那一座又一座的山啊,将牧童悠悠的柳哨声扯得好远好远,父亲牵着我的手,一路上讲着动人的故事……

我磕磕碰碰的走在大山的小路上,伴着父亲深沉的爱。

读山,读的是父亲。

父亲脸上的皱纹如一座沟壑纵横的山脉。我却从偎依在父亲胸怀中的孩子成了一为亭亭玉立的少女。我长大了,我要到那座遥远而繁华的城市去读书。起程的那天,父亲紧握着我的手,给了我一沓钱币。我走了,父亲的眼里不仅仅有着童年时的爱,在那昏暗的灯光下,更折射出了父亲大半辈子或悲或苦,或甜或喜的记忆,大半辈子山里人的幸福,父亲把我送出了山的怀抱。走在儿时的路上,我握着这沉甸甸的钱,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读山,读的是父亲。

我发奋的读书,在朱自清的《背影》中,我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我的成绩总是数一数二的,因我没有忘记父亲的如山父爱,沟壑纵横的脸,笔直的背脊……

羊尚有跪乳之爱,鸦且有反哺之义,兽亦如此,人何以堪。是山赋予了我一颗美好的心灵,是山给我的风骨支起了一个生命,是山给了我永久的期待。

啊!读山,读的是父亲。

关于父亲节的随笔【第四篇】:父亲的温度

父亲不是个爱喧闹的人,所以就提前写了,省的到时候又要在一大堆祝福中抢个安静。

在每个男孩的心里,父亲都是第一个让自己崇拜和超越的对象,父亲站立的高度,就是天空的高度。幼时的我,很难区分父亲和英雄的定义,因为我小小的世界里,找不出更值得尊敬的人。

年少时记忆里的父亲是沉默和谦和的,能解决我眼里一个个无法解决的难题,是一个值得仰视的存在。不知从何时被打下了崇拜的烙印,父亲的骄傲和目光,成了我的信仰。父亲也是我全部的依靠和自信,是我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是我的英雄,我的憧憬,我心中难以逾越的存在。

父爱和母爱哪个更重要,我不知道,因为缺少任何一个,都是不完整的,母亲的爱像海,广阔连绵,是无休止的爱,父亲的爱像山,厚重沉稳,是不言语的爱。记得儿时经常被要求写的作文就是“我最爱的人”,我也一直都是写母亲,不是因为爱母亲多一点,是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写父亲,也从未写过,因为从我记事到现在,我都没听过父亲说过他爱我。

我也未曾对父亲说过什么爱意的话,虽然每天都会给母亲打电话报平安,但很少会给父亲打电话,也许男人之间也不需要过多表达什么。从小开始,父亲都是口上说着不管我,但比谁都在乎,因为他不会把自己心里最柔软的那片地方展现出来,我也不习惯让父亲觉得我还孩子气,这也许就是父子俩不约而同的行为而形成的默契吧。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和父亲之间感情的话题变得少了起来,人生的话题变的多了起来。我很少说我的想法,但他都懂,即便连一个眼神都没有,他仍能猜出我心中的喜和忧,他对我太熟悉太熟悉了,所以最懂我的人始终是他

关于父亲节的随笔【第五篇】:父亲与酒

早就想为父亲写点什么,但拿起笔来又不知从何写起。人们常说父爱如山,但对于这座山的形貌、结构、内质与品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即使大笔如椽的文坛巨子,也只能写出《背影》,而无法描写出全貌,何况我的笔是那样的单薄和渺小。

作为基层的农村党员干部,父亲的一生,早在1994年村支部的悼词中就盖棺定论了。但作为一家之长,父亲在我的印象中是和酒连在一起的。他活了83岁,当了20多年的村干部,交了40多年的党费和公粮,做了50多年的犁耙工夫,养育了7个子女。一生没有其他爱好,也没有多大的欲望,最大嗜好就是喝点小酒。酒是他劳累之余最好的慰藉;是他抵挡病痛的良药;是他的情感居所和精神寄托;更是他人性品行的量杯。早已融入了他的血液,与他终身相伴。

父亲酒龄有多长,我不知道。听母亲介绍,父亲生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祖父早逝,早早便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闯荡了近40年。躲兵灾、做苦力、当挑夫、打短工、逃荒讨饭……什么苦活都干过,落下一身伤病。听一位老中医说,酒能舒筋活血、健脾开胃、还能提神解乏,便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把父亲与酒连在一起,是因为父亲的酒道,颠覆了世俗和传统的酒文化,达到时了我们后辈无法企及的境界。

在传统酒文化中,“好酒”与“贪杯”是连在一起的,并为此找出了很多理由:如“酒醉英雄汉”“今朝有酒今朝醉”“酒逢知己千杯少”“感情深,一口闷”等等。总之喝酒图醉,要么自己喝醉,要么把别人灌醉。但是父亲好酒,却从不贪杯;他喝酒,但不酗酒。早年也许是家里贫穷,他喝的是几毛钱一斤的散装红薯酒,一餐不过一茶杯,不到二两酒。后来条件好了,喝的是农村自酝的粮食酒,每餐也不超过两杯。不管什么场合,也不管怎样的好酒,酒不过三,这是他坚守的铁律。在酒桌上,他既不扯皮耍赖,也不弄虚作假;他不当“英雄”,也不硬要别人当“英雄”。不管人家多么轰轰烈烈,他浅酌慢饮,人家扒在桌上了,他三杯酒也喝完了。因此,父亲酒量有多大,我不知道,其他人也很少知道,因为他从来没喝醉过。

“酒能乱性,佛家戒之”,这是佛家的信条。而父亲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喝酒不但不乱性,而是用来养性的。在父亲心中,酒是感情浓缩的液体,是打开心灵居所的钥匙。父亲没有多少文化,但很会说话。他的知识不从书本上看来的,而是从人际交往中听来的,酒就是他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我读小学的时候,父亲担任村支部副书记兼任治安调解工作,很多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的当事人都找到家里来,父亲总是和颜悦色地接待,从不烦躁或动怒。遇到特别难缠的角色,父亲便将当事人请上桌,拿出自己的酒壶,各倒上一杯酒,再叫母亲炒上一碟花生米或豌豆,挖出一碗坛子菜,两人边喝边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锦言妙语脱口而出。往往酒一喝完,心结也就化解了。来找父亲的人,大都是怒气冲冲或哭天抹泪而来,面带笑容而去。所以在众人心目中,父亲是个好人。但不管造反派怎么动员,就是没有人起来揭发父亲,造反派“挖洞寻蛇打”,最后找到父亲唯一的“罪过”是:在老屋改建时,父亲把老屋旁边一棵枯死多年的樟树挖掉了。1994年父亲逝世后,前来悼念的乡亲们大都泪眼婆娑,见到我们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父亲生前所做的一两件好事,很多事情,是我们平时所不知道的。

“冷酒伤肝、热酒伤肺、不喝又伤心。”这条世俗的酒道,用在父亲身上也成了悖论。父亲喝酒不但不伤身,而且还能健身、养身。我小的时候,父亲便患有严重的胃病,一到冬天发作犹其厉害。每次在做完田地工夫回家,或晚上在大队部开会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燃起一炉大火,把胸前的衣服撩开,靠近火炉烤火。然后把“苏打片”或“陈香露白露”一把把倒在口里,嚼细后就着热水咽下去,但效果并不明显。开始我们以为这是父亲长期喝酒所致,便力劝父亲戒酒。但父亲不听,只是在喝酒的方式上作了一些改良,冬天不再喝冷酒,把酒倒在一把带嘴的酒壶里,放进一匙红糖和几片姜,放在火炉灰中煨热,也不要酒杯,嘴对着壶嘴,就着火炉上挂锅里的热菜,咂巴着喝。后来,他的胃病竟奇迹般的好了。听村里的赤脚医生说,父亲的胃病属于寒胃,父亲这样喝酒方式恰好能驱寒健胃。从此,我们再也不劝父亲戒酒了,每次回家,都要给父亲带几瓶好一点的瓶装酒,但等我们一走,父亲便到村里的代销店把瓶装酒换成了散装的粮食酒,说是喝粮食酒习惯、顺口。

“酒逢知己饮”这是包括我在内的多大数人的酒道。家里来了客人,或好友来访,搞上一桌子的下酒菜,喝得杯盘狼藉,酩酊大醉。

家里没在客人,大都是不喝酒的。但父亲喝酒,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独斟自饮,早年时候三五好友喝酒,通常是一碟花生米、一盘豆腐干、一碗坛子菜就行了,如果再加上一盘猪肝,便是上等佳肴。天南地北喝个微醺就到时顶了。晚年牙齿不行了,酒还是照喝不误,喝酒的方式也一成不变,只是下酒菜换成了猪肺煮豆腐这样的软食。直到83岁高龄,父亲仍然耳不聋、眼不花、头脑清醒,每天都要走五里路。

1993年阴历正月初8,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回家给父亲过生日,陪父亲喝完酒后,父亲突然提出要和我们一起去看看母亲,来到母亲的墓地,父亲指着旁边的空地说,我的把时间不多了,我死之后,你们把我和你母亲葬在一处。当时我们以为父亲就是随口一说,并没在意,没想到真的是一语成谶。1994年阴历腊月初一的傍晚,父亲和曾孙子玩完用手指下酒吃的游戏,回到他一直坚守的老屋,便顺着门框溜下地,再也没有起来。

父亲走后,我们把他安葬在他自择的墓地,每次回家扫墓,看到墓地上不知名的小草随风摇曳,我好像看到父亲品酒时那惬意的神态,在袅袅的香烛烟雾中我似乎闻到了一种异样的酒香,这是父亲常喝的粮食酒,虽不浓烈却很地道,清纯、厚重、持久,让人回味无穷。

是啊,酒道即人道,需慢慢品味,才能悟出真谛,人生亦然。


关于父亲节的随笔感悟与收获相关文章:

父亲节心得体会随笔5篇

父亲节感悟散文随笔作文5篇

700字父亲节感悟随笔5篇

父亲节心得体会随笔600字

父亲节心得体会随笔800字

关于父亲节的随笔初中

父亲节心得体会作文随笔5篇

难忘的父亲节散文随笔5篇

父亲节随笔

父亲节心得体会作文随笔2020精选5篇

    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