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

|慧怡2

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是笔之所及并非限于刘和珍一人,通读全文,看看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一】

1、知识与技能:学会采用勾画,摘录关键词语的方法,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理清全文思路。

2、过程与方法: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学习文章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表达技巧,重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品析文章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

2、教学难点:训练并培养学生自行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背景介绍;整体感知

一、导入:

一个年轻的生命陨落了,如一枝怒放的鲜花凋零了。刘和珍,一个22岁的女孩,将自己永远定格在那让人钟情的花季。人们痛悼她,是因为她将青春的热血化作了灿烂的星辰;人们怀念她,是因为她像一颗明星照亮了黑暗的天空。对国家、对民族来说,她的牺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巨大的悲痛,鲁迅曾经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今天,我们再来重温“三一八”惨案这段让人沉痛的历史,一起《纪念刘和珍君》吧。

二、解题

“记”:相当于“纪“,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

“记”指出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

“念”:思念怀念悼念

“念”指出本文也是一篇抒情类的文章。

“君”:对刘和珍的尊称。

三、作者简介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新文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

学杰出的作品之一。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

四、背景简介

大沽口事件——导火索

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退往塘沽。

大沽口事件发生后,16日,日本帝国主义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政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即18日午前作出答复。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执政府卫队竟用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

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大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奉段祺瑞之命,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追杀群众。群众死47人,伤200多人,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几天后,几个“学者文人”发表文章,说是和少数民众领袖置青年于死地,说遇害的爱国学生盲目地被人引入“死地”,是“受人利用”。的惨象和卑劣的流言,使鲁迅先生忍无可忍,“出离愤怒了”。惨象发生两周后,他写下了这篇悲愤警世的名作。

五、整体感知

1、注音

徘徊páihuái长歌当哭dàng菲薄fěibó肆无忌惮dàn

桀骜jiéào踌躇chóuchú噩耗èhào黯然àn

喋血dié攒射cuán屠戮lù浸渍zì

绯红fēi和蔼ǎi殒身不恤yǔnxù寥落liáo

抹杀mǒmò抹墙\转弯抹角mā抹桌子

2、整体把握之一:

梳理情感脉络的语句线索: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我还有要说的话”

“呜呼,我说不出话”

3、整体把握之二:

理清思路:

全文由七部分组成,概括每部分内容

一、说明写作的原因和目的(祭死者)

二、进一步申述写作意图。(醒庸人)

三、追叙与刘和珍交往的经过,赞扬她敢于斗争的精神。

四、写刘和珍遇害。(事件概括)

五、叙述遇难经过。(详写遇害细节)

六、总结经验教训。

七、热情讴歌赞颂。

1、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一、二小节)本文的写作缘由(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三、四、五节)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记念主体)

(第六、七小节)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2、文章总体思路:

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记念主体);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3、把握每部分的思路:

第一部分:由爱到憎的逻辑思路:

第二部分:追述生前事迹到详写遇难经过,时间顺序;

第三部分:劝诫徒手到激励奋然前行,由肯定到否定的逻辑顺序。

4、整体把握之三:

本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纪念刘和珍评述“三·一八“惨案(重点)

5、整体把握之四:

文中涉及到了哪些人?作者对他们持什么样的感情?

爱国青年(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四十余被害的青年、数百死伤者群众)

沉痛哀悼热烈颂扬激励告诫

反动势力——段祺瑞执政府(或称“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八国联军、中外的者

愤怒控诉痛斥

中间状态的“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失望批评呼唤

6、整体感知之五: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悲愤的感情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寥落、桀骜、屠戮、喋血、洗涤、浸渍、菲薄、租赁、殒身不恤、长歌当哭”等词语的含义。

2.提高理解句子含义以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3.训练并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通过播放录音,教师范读使学生掌握语句的抑扬顿挫,体味文章的感情基调;学生通过齐读、默读、速读整体感知课文.在阅读中加深理解。

2.讨论法。结合具体文段,给学生设置若干个思考题,指导学生利用文章背景材料、课文下面的注释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体会鲁迅先生的写作意图。

3.学会采用勾画、摘录关键词语的方法,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理清全文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文章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表达技巧,重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3.品析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训练并培养学生自行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

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硝烟我们仍依稀可见,美国的卑劣行径和无耻侧言将永难磨灭,不幸以身殉职的三位记者我们将没齿难忘。同学们,假如你是他们的同事或亲朋好友,要为这三位烈士写一篇纪念性的文章,你将如何安排文章的整体思路呢?这节课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看看先生是如何安排思路的,我们定将受益匪浅。

板书:记念刘和珍君

二、重点讲析——介绍背景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写于一九二六年四月一日,最初发表在一九二六年四月十二日《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上,后由作者编入《华盖集续编》。

1926年3月18日,为日本军舰炮击天津大沽口的侵略行径,北京各界人士和爱国学生五千余人集会在天安前,会后结队赴段祺瑞执政府请愿。女师大师生是由学生会组织上街的,领队的就是年仅22岁的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行进在队伍前面的还有张静淑、畅德群等,都高举着纸旗,呼喊着口号。当来到铁狮子胡同附近时,段祺瑞执政府命令卫队向清愿队伍开枪射击,并用大刀、铁棍乱砍猛打。打死打伤200余人,刘和珍走在前头,首当其冲,中弹倒下。张静淑和杨德群先后前去搀扶,也相继中弹。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

惨案发生的当天,鲁迅先生就写了《无花的蔷薇之二》,称这一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此后在《死地”》《空谈》等文中,连续猛烈地抨击了中外“诱杀”青年的“禽兽”行为,揭穿“流言家”的谎言,哀悼和歌颂爱国青年。1926年4月1日,鲁迅先生再次写下了忧愤深广、感情浓郁的叙事性悼念杂文《记念刘和珍君》。

三、设疑讨论——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提问:从文章的题目看,“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君”是本文叙述的主体。同学们,你们以前一定写过不少此类文章,你们一般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写的呢?

学生回答:一般是通过叙事来凸现人物形象,另外还要交代事件的缘由和结果。

(放录音,让学生带着自己已往的经验,采用边听边勾画、做标记的方法初步疏理文章的整体思路)

学生思考: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板书:记叙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

提问: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

板书:交代写作缘由

提问: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直义。

板书:教训意义

教训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板书:总体思路

四、典题拓展

板书:局部思路

1.分析第一部分(一、二节)的思路

(1)学生齐渎后,思考本部分写作的缘由,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文中具有提示性的语句是“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必要”何在呢?其一是要悼念、祭奠遇害者刘和珍君,正如文中所言:“以我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其二则在于唤醒庸人,因为“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鲁迅先生为了让人牢记这笔血债,唤醒国人打破这“非人的世界”也“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板书:奠烈士醒庸人

(2)学生讨论:从写作的缘由出发是常见的思路,为什么关于写作缘由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思路在第一、二部分为什么老围绕这一点展开?

明确:可以看出,作者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爱国力量方面,学校举行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可见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段政府的淫威,他们照样悼念被段政府诬指为的遇害者。反动势力方面,提出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此事在他们心中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一句,就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概括。再则,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表现了作者的爱憎之情,体现了由爱到憎的逻辑思路。

板书:思路顺序

爱逻

憎辑

2.分析第二部分(三、四、五节)的思路

指名3位同学分别朗读三、四、五节,读完后组织学生讨论:第二部分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怎样理解三、四、五节内容之间的联系?

明确:第二部分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作者与刘和珍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她遇难的经过。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第三节侧重写刘和珍生前的事迹,即她在女师大学生运动中的出色表现。鲁迅先生写与刘和珍的关系,谦虚地自称为“苟活到现在的我”;在写向刘和珍致哀时,又用了“奉献”一词,充分表达了对烈士的高度赞颂和深切的悼念之情。接着作者写刘和珍在学生运动中和平时的表现,反复写到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其意蕴是说,世上哪有这样?为下文刘和珍惨遭枪杀作了铺垫。正因为刘和珍君的出色表现,刘和珍君的“温和”“微笑”使鲁迅先生“不料”“也不信”,“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会“无端在府门前喋血”。但面对血淋淋的残杀,无耻的诬蔑和卑鄙恶劣的流言蜚语,鲁迅先生不能不感到:“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极度的愤怒使鲁迅先生发出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呼喊。由此,鲁迅先生在第五小节中怀着悲愤的心情追叙了刘和珍等无端遇害的具体经过,赞扬烈士临难沉着、勇敢和互相救助的精神,进一步声讨反动军阀屠杀爱国青年的滔天罪行。

板书:

追述生前事迹生前时

详写遇难经过遇害间

3.分析第三部分(六、七节)的思路

(学生齐读两遍)

提问:这部分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痛心地指出爱国青年的牺牲没有解决什么问题。非人的世界“依旧太平”。并以“煤的形成”作比喻,深刻阐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前进一小步,而且“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由此,沉痛地指出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意在告诉国民认清反动统治者“吃人”的本性,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然后将笔锋一转高度评价和热情歌颂了她们“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肯定了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鼓励“真的猛士”要奋然而前行。可见这部分是按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板书:

提问:如何体会作者的匠心?

明确:从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鲁迅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确实是一位导师。他既不肯定一切,一味颂扬。也不否定一切,把惨案当作无渭的牺牲而大泼冷水。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地位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他在l926年就提出“血战”的思路,即暴力革命的思想,是非常深刻的,确实是远见卓识。思路从写否定的一面又转向写肯定的一面,篇未不致陷入消沉,可以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收束在高昂的呐喊声中。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三】

教学目标:1、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刘和珍这一人物形象。

2、理解三类人对刘和珍的死的态度及这篇文章对这三类人的意义。

3、学会采用摘录关键词句的方法,抓住作者思想情感的脉络。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

二、 本文的题目是《记念刘和珍君》,为什么要记念刘和珍?课文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件?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1、 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莽原》:追求真理,有主见。

2、 不为势力所趋,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富有斗争精神。

3、 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富有责任感。

4、 欣然前往,府门喋血:不畏强暴。

5、 她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善良、温和

总结:刘和珍是一个进步青年学生。她向往革命,渴求真理,追求进步;她有组织能力,有威信;她本性善良,为人和善;她有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她嫉恶如仇,勇于反抗;她不畏强暴,勇赴国难,不惧牺牲。

三、 鲁迅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只有将刘和珍“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的过程展示给人们,才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引起强烈的悲愤之情。请同学们阅读第五部分,思考:这样的经过说明了什么?

这是一种法医式的尸检报告语言,没有任何渲染,没有任何形容,但正是在这种客观公正的记录之中却表现了作者的强烈情感:

中国女子在弹雨中能够相互救助,虽殒身不恤;说明了反动派的野蛮、卑劣,凶残,无耻。

四、 这样一位优秀的爱国青年竟然在执政府门前被残忍的杀害,她牺牲后社会各方面的反应如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

作者笔下的刘和珍是个追求真理,有主见,富有斗争精神,富有责任感,不畏强暴,

善良、温和的女子,她决不是,她的微笑,温和让反动派给她的称谓显得苍白无力,这是对反对派无耻谰言的最好鞭挞。

既然她不是,对照刘和珍遇难经过,谁才是真正的?

明确:段祺瑞政府

五、 鲁迅在文中歌颂了刘和珍的英勇于伟大,揭露了反动派的可耻罪行,想想文中除了这两类人,还写了其他人吗?(细读文章的第二和第六部分)

“庸人”,也就是“无恶意的闲人”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类“庸人”呢?

明确:“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吧”

“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

这些人不觉悟,对刘和珍的死比较冷淡,对刘和珍事件的态度,漠然,漠不关心。

六、 鲁迅写此文,除了奉献最大的悲哀与尊敬,控诉段政府的罪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和批评“闲人”的冷漠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意图?

齐读最后倒数第二段。“苟活着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

这句话恰当地评价了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让苟活着得到希望,让真的猛士更加坚定的去战斗。

第二课时

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1) 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类似的话还有很多,请找出来,结合全文认真体会,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发展脉络?

1、“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开篇提及程君劝鲁迅为刘和珍写文章,接着提及刘和珍爱读鲁迅的文章,并预定《莽原》,因此说了这话,表明了我对刘和珍这样进步青年的爱护。

2、“可我实在无话可说”: 述说反动派制造流血惨案、流言家在惨案后制造阴险论调,痛苦,责任感,给作者带来的哀痛和责任感,已经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心意了。

3、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儿东西的必要了。在庸人的世界里,时间会冲淡烈士流血的印迹,而作者认为有必要撰文纪念烈士,以抗拒遗忘,警醒庸人世界保持记性,这话表达了作者的痛苦感和责任感。

4、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重复上一句“必要”的话,同意反复,表达同样的心情,感情也似乎更加重了。

5、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描述了惨案发生的经过,面对惨案过后的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表达作者的愤懑之情。

6、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紧接上面“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作者还是忍不住说话了,接下来是揭露事实真相。由不说到说,是欲扬先抑的写法,这话表达了作者揭露黑暗,记录历史的勇气和责任。

7、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哀痛到极点。

综观全文,作者对学生有爱,对政府有恨,对流言家也有恨,对大众庸人有失望,这些感情混杂在一起,也就是哀痛的、悲愤的、激昂的,仇恨的、失望的复杂感情,但表达时处于要说又说不出来之间。他说不出话来,也许是因为太痛苦,太愤怒,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说出来的话只能表达这种心情的千万分之一;但最终还是要说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复仇意识充塞于作者心胸,情不自禁要张口说出。所以“不说”是假,“说”是真。

(2)鲁迅是如何看待“三一八”惨案的?(齐读第六节)

不赞成

(3)如何理解“煤”的比喻?

明确:以煤的形成来比喻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在貌似平淡的语言中,饱含了作者深深地哀痛与惋惜之情。

展开全文阅读

(4)本文引用陶潜的诗句有何作用?

明确:借用“托体同山阿”表示自己希望烈士精神像高山一样永垂不朽“永存微笑的和蔼的

旧影“以激励后死者向反动派作斗争。

(5)“真的猛士”“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无恶意的闲人”“苟活着”分别指什么人?

真的猛士:革命者

庸人:平平常常无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他们容易忘却,不死反抗。

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也包括一般中国人。

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冷漠,冷眼观人生。

苟活着:作者的自指。

    2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