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养生小常识随笔5篇

|丽丽2

秋,是高高的蓝天,无一丝杂尘,任心飞翔;秋,是远方金灿灿的田野,稻谷飘香,纵收丰收的喜悦;秋,是映澈蓝天,北飞大雁,带去幸福的小溪,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秋天养生小常识随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秋天养生小常识随笔1

进入秋季,被皮肤病困扰的人多了起来。去医院诊治后常得到的结论是,你过敏了。那么,过敏性皮肤病都有什么样的症状表现?应该怎样防治呢?

过敏引起五大皮肤病

过敏性皮肤病是指由过敏原引起机体异常免疫反应导致的皮肤病变。其主要表现是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等。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作过一次荨麻疹。其病因复杂,多为食物、药物、感染及各种物理性因素引发,如冷、热、日光等。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疹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时起时消反复发生。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如生活环境、气候条件、外界刺激,比如日光、紫外线、寒冷、炎热、干燥等。日用品如香脂等化妆品、肥皂、食物等均可诱发湿疹,临床表现亦呈多样性,病程较长,易反复。

特应性皮炎患者常有先天性过敏体质,多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家族性倾向,可于婴儿期发病,持续终身。婴幼儿期表现为面部、四肢及躯干红斑、丘疹、渗出等,瘙痒剧烈。儿童期皮疹,主要分布在肘窝腘窝等屈侧部位,常见皮肤干燥。青少年期及成人期可为干燥肥厚的斑块伴剧烈瘙痒。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等。

药物性皮炎是药物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随着新药的不断面市及滥用药物等情况增加,药物性皮炎发生率不断增高,严重者可累及多个系统甚至危及生命。

远离过敏原+系统用药

对于过敏原明确的患者,一定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如某些食人性变应原,可以通过“忌口”来进行,某些吸人性变应原不易完全脱离,可降低其浓度。如不在居室内养宠物,少养花,居室清洁,减少尘土等。床铺被褥外层勤洗勤换,减少其聚集尘土和尘螨生长,可以大大降低尘螨浓度。消除室内漏水的水池,少养需水量大的花草,可以减少霉菌变应原的量。日光、压力等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病注意避免日光照射、局部受压等。脱离过敏原如果病情不能缓解,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系统用药。

秋天养生小常识随笔2

进入秋季,人体为了适应从“夏长”到“秋收”之自然阴阳的变化,体内的阴阳也随之由“长”到“收”而改变。因此,秋季养生必须保护内收之阴气,遵循“养收”之原则。

秋季气候的特点

从立秋到立冬的三个月时间为秋季。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管子》指出:“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此时的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天高云淡,地气清肃,金风送爽,万物成熟,果实累累,正是收获的好时节。

秋天的调养要顺应天时,了解秋天的气候特点是秋季养生的关键。

秋天的气候特点是由热转寒,阳(气)消阴(气)长。初秋,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加上有时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表现出湿热交加的特点,就有了老百姓的“秋老虎”之说。白露节气后,雨水渐少,空气干燥,昼热夜凉,寒热多变,此时一旦身体不适,便易伤风感冒,旧疾复发,故有“多事之秋”之说。

进入秋季,身体为了适应从“夏长”到“秋收”之自然阴阳的变化,体内的阴阳也随之由“长”到“收”而改变。因此,秋季养生就必须保护内收之阴气,遵循“养收”的原则。

精神调养防“悲秋”

一般来说,到了秋季,人的情绪不太稳定,容易烦躁和悲伤,尤其是目睹草木枯萎、落叶凋零的景象时,心中难免会生出几分凄凉和忧伤。

秋季属金,肺亦属金,秋季便与肺相应。肺主气、司呼吸,在“七情”中与“忧”相应。忧郁最易伤肺。秋天,肺气虚时,机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和耐受力下降,最易滋生悲忧情绪。

秋季调养精神,首先要培养乐观的心态,多想想收获的喜悦以保持心神稳定,收神敛气,为入冬的阳气潜藏作好准备;其次,保持神志安宁方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身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不使神志外驰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点;再次,保肺之清肃之气是最好的精神养收之法,具体来说,可以练习一些呼吸吐纳之法,也可揉揉鱼际穴、灸灸肺俞穴,以保持肺正常的肃降功能。

早卧早起的起居调养

根据秋季阳气由疏泄到收敛闭藏之特点,秋季调养在起居方面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早卧以顺应阴精之收藏以养“收”;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到舒宣。研究证实,早起可减少或缩短小血栓形成的机会,对预防脑血栓的发病有一定作用。

秋季一般风多干燥,空气湿度小,汗液蒸发快,易使皮肤干裂、口干咽燥、毛发脱落、大便秘结,生活中要注意保持适宜的室温,增加湿度,避免剧烈运动而大汗淋漓致使津气耗散。

秋季,人的精气内敛,尤其要预防劳累过度以免阴气外泄。

活动调养顺应自然

秋高气爽的季节适宜人们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除适宜的劳作外,还有旅游、体育等各种活动。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和体质状况来选择活动项目,不可盲目跟风。不管参加何种活动,均要注意气候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饮食起居和穿着既要适合活动的要求,又要适应天气的变化。秋季活动调养的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穿着适当,避免出汗过多受凉,引起鼻腔和上呼吸道的血管收缩,导致致病微生物乘机而人。活动出汗后应及时用柔软的干毛巾擦干身上的汗水,并及时增添衣服。

2.活动时外露的肢体部分不宜过多,因肢体受凉会诱发和导致疼痛。不要在尘土飞扬的地方活动,更不要呛风。

3.活动中加强健康监护。(1)活动动作以简便适度为宜。(2)活动身体的体位要全面,既要做四肢伸展的动作,又要顾及背腹和胸腰部的屈伸。(3)活动前应作8-10分钟的暖身步行或走跑交替的准备活动。活动后,作5-8分钟整体活动或自我按摩,以防止肌肉酸疼僵化。(4)活动时不在地上坐卧,以防引起关节疼痛。

4.合理安排运动量。活动时,运动量必须由小到大,动作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活动后以心率在120-130次/分钟为宜。避免活动过量,引起疲劳反应。

饮食调养的原则

1.秋季气温由热转凉,宜多食温食,少食寒凉之物。温食可护养肺胃之气;而寒凉之食则伤肺胃之气,使肺失清肃,饮邪内留而致病。

2.秋季干燥,燥易伤阴,饮食上需防燥护阴。元朝饮膳太医忽思慧编撰的《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意思是说宜多食用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等滋阴、润肺、养血的食物。老年人脾胃虚弱,可晨起食粥来益胃生津。

3.秋季饮食应贯彻“少辛增酸”的原则。肺主辛味,肝主酸味,辛能胜酸。故秋季要减辛味以平肺气,增酸味以助肝气,防止肺气过胜而使肝气郁结。在饮食上应尽可能少食葱、姜、蒜、韭菜等辛味之品,多食一些酸味果蔬。

4.秋季属金,而白色属金,所以秋季宜多吃白色食物来保养肺气,如百合、银耳、白萝卜等。

防病保健好过冬

1.秋季除了容易患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也是各种慢性病易复发的季节,如胃肠病、关节炎、气管炎、哮喘等,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秋季如能防止这些宿疾复发,人在冬季也会安然无恙。

2.《老老恒言》中说:“夏至以后,秋分之前,外则暑阳渐炽,内则微阳初生,最当调停脾胃,勿进肥浓。”如过食生冷、寒凉或不洁瓜果,会导致湿热内蕴、毒滞肠中,引起腹泻、痢疾等,故有“秋瓜坏肚”之民谚。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尤应注意。

3.秋季里除适当多服一些维生素类制剂外,还应适当服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草药进行保健。如远志、川贝、杏仁、胖大海等,遵循的原则是:益滋润,忌耗散。

4.秋季是肠炎、痢疾、乙脑等症的高发季节,应注意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防止发生此类疾病。

5.《摄生消息论》指出:“秋间不宜吐并发汗,令人消烁,以致脏腑不安,唯宜针灸,下痢进汤散以助阳气。”这不仅是秋季防病保健的大法,也是临床治疗上应依据的原则,其中针灸治疗颇具优势,如灸神阙、天枢穴暖脾胃、调肠道;点揉太溪、照海穴滋阴润燥;点刺少商、耳尖穴清肝火、泻肺热;针刺太渊、孔最、定喘穴治秋咳;针或灸大肠俞、上巨虚、下巨虚穴治腹泻等。

秋天养生小常识随笔3

小儿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常发生在每年的秋季和初冬季节,故称秋季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是腹泻,但也可发生肠道外其他系统感染,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潜伏期1~3d,多发生在6~24个月的婴幼儿[1]。现将我科2008年7月~2010年4月收治的247例婴幼儿腹泻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47例中男130例,女117例,年龄5个月~4岁3个月,住院时间3~15d。临床表现:起病急,以腹泻为主要症状,大便次数增多,量多,水份多,呈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样便,个别有少量粘液,无腥臭味。其中病初1~2d伴发呕吐的240例,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00例,几乎所有病例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其中,重度脱水、酸中毒47例,轻、中度脱水200例,伴发心肌酶谱异常10例,伴发惊厥3例。转归:治愈246例,死亡1例。

2 护理体会

2.1调整饮食 腹泻时进食减少,吸收不良,而发热代谢旺盛,营养需要量增加,如限制饮食过严或禁食过久,易造成营养不良,易并发酸中毒,以致迁延不愈,影响生长发育。因此,我们根据患儿年龄,个体消化吸收功能,平常饮食习惯,给予合理的饮食。

2.1.1严重呕吐者禁食4~6个h(不禁水),其余患儿继续进食。

2.1.2由于急性期存在乳糖酶缺乏或活力下降,饮食原则应以低双糖、低脂饮食为宜。有学者认为部分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急性期有双糖酶活力下降,但并非缺乏,故可继续母乳或牛乳喂养,保证机体营养及能量的供给,防止营养不良,促进恢复。也有学者认为,母乳可抑制轮状病毒粘附及入侵小肠粘膜上皮细胞,母乳中的脂肪球膜蛋白能够降低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病率或减轻发病时的症状,缩短病程,故母乳是最合适的食物[2]。母乳喂养者继续哺乳,暂停辅食。

2.1.3人工喂养患儿喂等量米汤或稀释的牛奶,但急性期尽量少喂奶制品。也可改用豆制代用品或发酵奶,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半流质如粥、面条等,少量多餐,病情稳定后逐渐过度到正常饮食。

2.1.4腹泻停止后, 进食营养丰富的饮食,加餐1次/d,共2w,以赶上正常生长。

2.1.5对5例较严重病例患儿,由于进食少,消化吸收能力差,给予静脉输入氨基酸、脂肪乳及维生素等支持治疗。

2.2观察二便情况 ①观察大便次数、量、颜色、性状、气味,及时正确留取大便标本送检,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②观察小便次数、量及有无脱水征象,为补液治疗提供依据。

2.3密切观察病性变化

2.3.1我科对47例病情重,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心肌酶谱增高及伴惊厥的患儿采用多功能监护仪进行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血氧饱合度无创性连续动态监测,保持血氧饱合度维持在85%~95%,如下降及时给予氧气吸入,流量为0.5~1L/min,氧浓度为25%~30%,病情好转后及时停氧。对心肌酶谱增高的较大患儿,嘱卧床休息,较小患儿保持环境安静,尽量少刺激患儿。

2.3.2腹泻患儿易出现脱水、电解紊乱,应观察患儿面色、神志、眼眶及前囟有无凹陷及皮肤弹性、口渴程度及四肢末端温度、颜色,观察有无深大呼吸。有无腹胀、肠鸣音减弱、肌张力低下等低钾的表现,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对47例重度脱水伴有周围循环障碍的患儿,先快速扩容,用2:1等张含钠液20ml,于30~60min内静脉输入,脱水纠正后补充生理需要量和异常损失量时,速度宜减慢,于12~16h内补完,5ml/h[1]。我科采用微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脱水纠正情况,保证输液通畅,观察输液局部有无渗出、肿胀,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观察面色、末梢循环及尿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对3例惊厥的患儿及时给予安定 0.3~0.5mg静推控制惊厥,及时抽取血作电解质分析,对2例低钙患儿给予10%葡萄糖酸钙静脉缓滴,严防药物外渗。

2.3.3对20例轻度腹泻的患儿,给予口服补液,我科用WHO推荐的ORS液口服,指导患儿家长配制和使用ORS溶液。

2.4维持皮肤完整性

2.4.1秋季腹泻多伴有呕吐,应及时清除呕吐物,防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更换被污染的衣被,用温水清洗局部皮肤,较大患儿漱口。

2.4.2腹泻时大便次数增多,肛门周围皮肤容易发红、糜烂、破溃而继发感染。因此,应加强臀部护理,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吸干,切勿用力擦拭,用柔软尿布,勤更换,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本组病例中有49例发生局部皮肤发红,局部涂擦5%鞣酸软膏或紫草油,并轻轻按摩片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本组病例中有20例发生尿布性皮炎,局部皮肤破溃,用灯泡照射,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很快痊愈。

2.5预防尿路感染 特别是女婴尿道口接近肛门,应保持局部清洁,预防上行性尿路感染,故每次大便后应及时用温水清洁会阴并从会阴部向肛门方向清洁,本组病例未并发尿路感染。

2.6对家长进行心理疏导 由于本病起病急,大便次数及量多,呕吐、食欲不振,家长心里充满了焦急、恐惧,经过我们的耐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将本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方法详细地告知家长,使其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家长能积极配合治疗。

2.7出院指导 继续饮食指导,指导家长给患儿每日加餐1次,共2w。气候变化时防止受凉或过热,加强体格锻炼,适当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秋天养生小常识随笔4

8岁的冬冬是班上的体育委员,聪明活泼、爱蹦爱跳,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可开学还没几天,冬冬就请假没到学校,小伙伴们很纳闷。班主任上课时告诉大家,冬冬生病了,前两天发烧头痛还呕吐,以为是感冒,结果吃了药没好转还严重了。医生说冬冬很有可能是病毒性脑炎,需要住院进行进一步诊治。

病毒性脑炎是小儿神经内科常见多发病,主要发生于夏秋季,约70%发生于6-11月。病毒性脑炎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引起脑炎的病毒有百余种,常见有乙型脑炎病毒、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病毒性脑炎的传播途径多样,可通过粪口传播、呼吸道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和虫媒传播等。

各种病毒引起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病情轻重不等,轻者可自行缓解,危重者呈急进性过程,可导致死亡及后遗症。典型的病毒性脑炎早期大多表现为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的症状,病情进展则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意识障碍(对外界反应淡漠、迟钝、嗜睡、烦躁、谵妄和昏迷等),颅内压增高(头晕、头痛、呕吐,甚至出现脑疝),抽搐,运动功能障碍(一侧或单肢的瘫痪、舞蹈样动作、肌强直、面瘫、斜视或吞咽障碍)等。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症状与感冒差不多,患儿高热不退,经常是体温高达39℃持续4小时以上,而且反复用退热药效果很差。同时,患儿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哭闹不安、精神萎靡淡漠、嗜睡,尤其是热退后精神仍差;食欲差,频繁呕吐、头痛;小婴儿拒奶、不吃、不哭、不动,或伴有前囟¨隆起。突出的表现是惊厥、震颤、肢体抖动、走路不稳。家长如果忽视这些表现,通常会延误诊断和治疗时间,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

病毒性脑炎的关键在于预防。家长要按要求给孩子接种针对各种病毒的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乙脑疫苗等),这是预防病毒性脑炎的根本途径。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均衡饮食,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远离猫、狗等小动物,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要注意做好环境卫生,减少病毒滋生,如防蚊灭蚊、农村厕所改造、粪便和垃圾清理等。在疾病流行季节,尽可能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必要时对空气、水、日常用品、厕所、垃圾等开展消毒工作,减少病毒传播机会。

在流行季节要提高警惕.当孩子出现发热、头痛、呕吐、食欲减退甚至抽搐等症状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做到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绝大多数患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如果延误病情,则会造成智力、视力、听力、语言、运动障碍或癫痫等后遗症。同时要对患儿做好高热、惊厥、意识障碍等的护理和处置,对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者,及早进行康复训练,争取早日恢复,尽量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秋天养生小常识随笔5

卷心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等,总的维生素含量比番茄多出3倍,因此,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及抗衰老的功效。卷心菜富含叶酸,而叶酸对巨幼细胞贫血和胎儿畸形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怀孕妇女及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青少年应该多吃。卷心菜还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钼和锰,是人体制造酶、激素等活性物质所必不可少的原料,它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十分有利于身体生长发育。下面就介绍几种卷心菜的简单秋季养生食谱:

1.卷心菜粥

卷心菜500克,粳米100克。先将卷心菜水煮半小时,捞出菜后,入米煮粥。日服2次,健身提神,散结止痛。

2.鲜蘑卷心菜

卷心菜500克,蘑菇(鲜蘑)150克,白砂糖5克,大葱10克,黄酒25克,姜5克,盐15克,香油1克,鸭油40克。将鲜蘑菇洗净,去蒂,切成两片;择去卷心菜的老根,撕去皮筋,洗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姜去皮洗净,切片;葱洗净切丝,待用;炒锅置旺火上,放鸭油烧热,下姜片、葱丝爆出香味。下卷心菜段,迅速颠炒几下;烹入黄酒,放入鲜蘑菇片、精盐、味精、白糖、高汤翻炒几下;淋入麻油烧沸,即可装盘食用。

3.炒包心菜

卷心菜500克,姜、葱、盐、青椒、红椒、白酱油、糖、醋、味精、麻油各适量。将卷心菜切成丝或块,加少许盐暴腌,姜、葱切末;青椒、红椒切丝;将锅烧热,加油,投入葱、姜末煸透,再下青、红椒丝稍炒,随即将卷心菜挤掉水,入锅略煸后加入白酱油、糖、醋,继续煸烧至熟,放少许味精、麻油即可。


秋天养生小常识随笔5篇相关文章: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随笔精选5篇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随笔5篇

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作文随笔5篇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随笔5篇

最新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方案随笔

小学生暑假预防溺水安全知识必备篇

关于暑假旅游篇的句子随笔集锦

收看新课堂同心防溺水特别节目观后感随笔精选5篇

同心防溺水特别节目观后感作文

    24487